中國外長王毅密集訪問南太平洋島國,行前將一份安全和貿易的區域性合作草案發給10國,目前還有兩個太平洋島國簽署警察合作項目。「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兩名新西蘭籍主席發表聲明,批評中國正在對該地區分而治之及推動隱性軍事化。
中國國務委員、外長王毅從上周四(26日)起,密集對8個太平洋國家進行10天的訪問,媒體曝光,中國此前至少將一份安全和貿易的區域性合作協議草案發給了10個太平洋國家,引發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的高度關切。
據澳媒和當地媒體報道,在王毅已經完成的訪問行程中,中國除了擬在所羅門群島建立新的警察培訓中心外,還將幫助薩摩亞建立警用指紋實驗室。
![王毅此次出訪太平洋國家,先後與所羅門簽署建立警察培訓中心、以及幫助薩摩亞建立警方指紋識別實驗室的合作項目。「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批中國在該地區推動軍事化,並「分而治之」。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推特)](https://www.rfa.org/resizer/v2/2PXD2WHDKUFTOWOQNXADOGNITI.jpg?auth=263550622018174c1925081b485a9ab7382d765aa9a319af92daf287176dc499&width=400&height=705)
王毅訪問的首站為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該國外長馬內萊(Jeremiah Manele)上周四宣布了與中國的安全合作計劃。
馬內萊在被當地媒體抵制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鑒於本國脆弱的安全環境,中國將進一步考慮幫助本國建立警察培訓中心、基礎設施和提供警用設備的提議。
上周六(28日),王毅會見了薩摩亞總理馬塔阿法(Fiame Naomi Mata’afa),討論了包括區域安全在內的議題。
會後,薩摩亞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中國將在此前宣布建設一所警察學院的基礎上,幫助建設一個新的警用指紋實驗室。聲明還強調,中薩雙邊關係的基礎是「一中原則」。
中國擬在所羅門群島建立警察培訓中心的提議與2020年中國在薩摩亞建立警察學校的承諾一脈相承,中國尋求通過警察培訓支持增加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今年3月,所羅門群島警方公布了其官員揮舞著中國政府捐贈的步槍仿制器械進行訓練的照片,這是中國支持該中心警察培訓計劃的一部分。
當時,該國一些學者和反對派政客認為,引進仿制武器的舉動清楚地表明,該警方計劃未來從中國引進真正的武器。
周日(29日),「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聯合主席——新西蘭國會外交、國防和貿易委員會主席奧康納(Simon O’Connor)和新西蘭議員裡瑞(Ingrid Leary)聯合發表聲明,質疑中國交易的動作令人生疑,有意採取「分而治之」方式,意圖使「太平洋軍事化」。
聲明表示,包括領導人會議在內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的這些交易在今年7月之前,他們對這些公告的時間安排以及與個別國家達成的交易深表憤怒。兩個太平洋島國宣布中國將在它們的國家建設警察基礎設施,這是隱性軍事化的第一步,表明中國意圖快速將「太平洋軍事化」。
聲明也認為,這是一個「分而治之」的典型案例。氣候變化是南太平洋島國首要的長期議題,但當前的重點必須放在中國向該地區擴張的意圖、規模、速度和廣度上。中國已經在薩摩亞和所羅門群島達成的安全協議以及早前泄露的地區協議草案證明了這一點,該協議草案披露,中國擬與10個太平洋國家達成合作協議。
為此,「對華政策跨國議會」兩位新西蘭聯合主席敦促:太平洋島國要行使主權和自決權,先舉行自己的戰略會談,然後再走到一起回應東方或西方的要求。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前政治領事陳用林,亦曾在斐濟任職多年,他披露,中國政府在這些南太平洋島國大展金元外交,除投資基建項目外,中國使館設有「大使基金」,也稱「對台基金」,用以拉攏、滲透太平洋島國官員,以收集情報,簽署有利中國的合作項目,及阻止它們與台灣建交等。
陳用林說:我在斐濟長駐過,其中有個「大使基金」,也叫「對台基金」,直接使用現金美金塞給那些小國家官員,甚至對總理府辦公室秘書都進行賄賂,讓他們給你情報、幫你說話、擠壓台灣的生存空間,不排除有島國官員個人受了巨大的賄賂之後,會違背本國的利益,私下和中共達成一些交易,這完全是金錢外交嘛。
陳用林也表示,中共用其他基礎援建、區域安全等做幌子,實際上最終目的是在此建立軍事基地,這也是為未來空間戰做准備。
陳用林說:警察(項目)的這種合作,實際上跟軍事性質就差了半步,因為中共的武警就屬於中共武裝的一部分,這些小國家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中共官員訪問,它現在看到這些島國將來都可以發展為中國的軍事基地、海上軍事補給停靠的地方;這些島國有很多是在赤道地區,處在近地軌道,那麼對中國發射衛星、建立衛星地面站都非常重要的。
對王毅帶來的區域貿易和安全協議,陳用林認為這些島國知道,只有民主國家才會真正保護這些國家的安全,因此除了被中共巨額金元收買的國家,不會整體上達成中共的安全協議。
陳用林說:這些小國家它們也是待價而沽,但是價值上,總體上它們還是親西方,真正安全上能得到保護的還是歐美和澳大利亞這些國家,中國只是在利用它們。所以如果是澳洲、美國這邊表態了,它們就會非常慎重的,不會簽區域貿易和安全協議。
悉尼科技大學政治學教授馮崇義對本台表示,王毅的整個訪問根本不透明,有很多私下交易部分,也充分顯示出中共急於在該地區重建秩序,以取代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在此地安全秩序中的作用。雖然中共早前金元外交在起效,但更多的島國會非常謹慎。
馮崇義說:中國是一個系統性的動作,戰略意圖就是把中國和這些島國的關係升級,目標是安全;這些島國如果在安全方面倒向中國,就相當於它們把傳統的盟友甩在一邊,重新建立新的安全秩序,把中共政權當成靠山,改變它們二戰之後立國幾十年來的外交導向。但是這些國家都是民選政府,有反對聲音,它們會比較謹慎。
馮崇義也認為,中共這種對外咄咄逼人的擴張,在國際上很難奏效,更多的是對內發動民族情緒以緩解執政危機。
馮崇義說:這種咄咄逼人的外交,一是它得寸進尺、擴張的野心;更重要的是在國內政治,它依賴民族主義作為政權的支撐,用這種東西來去國內收買民心。
![5月30日,王毅在斐濟召開與太平洋10家外長會議,但這些國家並未與中國簽署一項目關於貿易和安全的區域性協議。 (華春瑩推特圖片)](https://www.rfa.org/resizer/v2/J56QOKYELGE4DPRKZNNT7CTSJA.jpg?auth=047bcfe5ed28871576e04b221e28486c674e0a33b4d56f0fb3605ebaa13b4e2b&width=800&height=453)
一如學者的分析,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王毅周一(30日)在斐濟會晤了太平洋10國外長,中國重塑該地區的美夢落空,未能與各國簽署包括安全和貿易在內的區域合作協議。斐濟總理拜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強調了太平洋島國會把各國的共識放在首位,早前已傳出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對該協議明確表示反對。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潘加晴 網編:蘇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