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人的理性失足问题(江棋生)

今年三月,我怀着沉重和痛惜的心情完成了一篇物理学专题报告,题目是:一失足成千古憾,副标题是:谈谈时间和空间反演物理学中的理性失足。我在报告的引言中说:回眸自己18年来百味遍尝、余韵未尽的求索生涯,引发我最大感慨,也是我最想一吐为快的,是人的理性失足问题。

“理性失足”是我憋了很久才杜撰出来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一种不是理性不够使,而是理性没使好的现象。这种现象既不同于“没过脑子,犯明显的低级错误”,也和“阴沟里翻船,出现完全不该有的失误”有区别。这种理性没使好是指:多少有点想当然、欠琢磨,从而将事实上站不住脚的东西误以为经理性精炼、锻造出来的好东西。这种理性没使好与历史局限性不相干,和是否受蒙蔽、掌握信息是否充分没关联,也与利益考量等等不搭界。一句话,不赖别的,就是欠琢磨,不慎失足。

五月份,言犹未尽的我又写了另一篇物理学专题报告,题目叫做:小不慎则铸大错,副标题是:谈谈人们在宇称问题上的理性失足。作为一名多年涉猎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的学人,我当然清楚,理性并不万能,理性是有限的;对有些事,理性可能永远只能徒呼奈何。但是,如果我没看走眼、没出错的话,我是真切地看到了自然科学领域中人们因理性失足而造成的悲催后果。让我感慨长叹和痛惜有加的是:在理性分明够使的情形下,人们却因理性失足而铸成不该发生的大错,那真是令人难以释怀的千古之憾啊!

七月份,我以轻松的心情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师傅永远跟徒弟走?。我在文中以调侃的笔调,聊了中国的政客和他们的智囊们新鲜出炉的一次理性失足。他们在刚刚花大力气重申要人民“永远跟党走”的口号后,却很欠琢磨地接着让共产党“拜人民为师”的口号闪亮登场。他们误以为这两个口号并行不悖,能同时站住脚。而事实上,任何人稍加琢磨就能明白:你既要人民永远跟你走,就是把人民当小孩子看待,你的“拜人民为师”云云,就必定是假惺惺的;反过来,你既拜人民为师,又明明知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则断无再要人民永远跟你走的道理。

根据我的观察,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有理性失足,在政客们的身上有理性失足;那么,在获取和建立生活共识中,是否也会出现人的理性失足呢?下面,请允许我试析“母爱是伟大的”这一几乎无人不晓的人间共识。

母爱,是生母对子女之爱。母爱真挚、无私、无价;一般说来,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而言,母爱尤如空气和水一样,十分重要,不可忽缺。不过,由于母爱出自血缘和天性,因而具有自然、充分、持久和普遍的特质。古今中外,对子女施予母爱或子女享有母爱,是再正常不过的天伦和人伦。在母爱身上,通常用不上诸如“很难得”、“崇高卓越”、“超乎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等等词汇。如果读者诸君能够首肯我的上述分析,那么,接下去我想说的是,“母爱是伟大的”这个一般性陈述,恰恰就是一种典型的理性失足之产物。

在正常运用理性的情况下,如果人们听到“母爱是很难得的”、“母爱是十分崇高卓越的”和“母爱是超乎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这类一般性表述,一定会马上断言,这些说法特别扭,明显不符合常识。同样,在正常运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也是决不会说出“母爱是伟大的”这句话来的。因为所谓“伟大”, 难道不正是或者“十分难得、了不起”,或者“崇高卓越”,或者“(远远)超乎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意思吗?那么,“母爱是伟大的”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我以为,它只能是理性失足的产物:很久以前的某一天,某个始作俑者稍欠琢磨,在激情燃烧之下,由衷地将“伟大”的光环给母爱套上;后人则同样在激情燃烧之下发生多米诺共鸣,遂使“母爱是伟大的”这一断语成了人类的共识。

其实,要发现“母爱是伟大的”这句格言站不住脚,只需看一个简单事实就够了:某位母亲不施母爱,不是不伟大,而是不正常。

需要强调的是,“母爱是伟大的”这个一般性陈述站不住脚,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伟大的母亲。我认为,在那些施予非同寻常母爱的人中间,有可能存在伟大的母亲。

接下去,我要语出惊人、合乎逻辑地提出并论证两个一般性陈述,它们是:“继母之爱是伟大的”和“婆婆之爱是伟大的”。我的看法是,与母爱的天然、寻常不同,能够达到母爱水凖的继母对继子女之爱,是很不寻常、十分难得的,甚至是能够引发人的心灵震撼、令人钦佩敬仰的。这样的继母之爱,足以撼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千古定论,可称伟大的继母之爱。类似的话,也可用到同样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婆之爱上。能够达到母爱水凖的婆婆对儿媳之爱,是罕见的,很难得的,甚至是能够引发人的心灵震撼、令人钦佩敬仰的。这样的婆婆之爱,已然超越血浓于水的基因限定,堪称伟大的婆婆之爱。

我给母爱解了套,却转身把“伟大”这个光环给继母之爱和婆婆之爱套上了。我是否也来了一次华丽的理性失足呢?我的做法能否大体上站得住脚呢?我以为:能。理由不是别的,就是因为下面这句话听起来的确很靠谱:某位继母不施继母之爱,不是不正常,而是不(够)伟大。某位婆婆不施婆婆之爱,同样不是不正常,而是不(够)伟大。

我在《一失足成千古憾》一文中说:

先前和现有的众多理论成果中,恐怕还有一些未被发现的理性失足之处。而在当下和今后的研究中,则要提醒自己,尽可能不再出现新的理性失足。

科学哲学这一学科,是否也有必要把理性失足纳入视野,加以琢磨?

非科学领域中和日常生活中,大家是否也要警觉“想当然”,要力求避免理性之失足?

在这篇小文中,我再次拿出一点首义精神,评说了人的理性失足这件事。不过,这充其量只是抛出了又一块标新立异之砖而已。我真诚地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来围观、关注和正视人的理性失足问题。

2011年8月28日 于北京家中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