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吴淦视囚如归(江棋生)

2017年12月26日,709政治迫害案当事人吴淦先生被当局以“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重判有期徒刑八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吴淦的辩护律师葛永喜在第一时间向世人通报——站在天津市第二中级法院被告席上的吴淦当庭表示:感谢贵党授予我这个崇高的荣誉,我将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吴淦的上述“致谢”,迅即遍传天下。我要说,吴淦先生直面迫害者时的幽默脱俗,比我自己当年在法庭上的俗然怒吼,明显更胜一筹。

整整17年前的今天即2000年12月27日上午,我站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第三审判庭的被告席上。当审判长王燕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宣布判处我有期徒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时,我热血上涌、当庭怒呼:“以言治罪可以休矣!”在庭上所有人都愣神的那一刻,我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他们听不懂文言文?于是我以更高的分贝喊出了五个字:“埋葬文字狱!!”随后,缓过神来的法警,一脸尴尬地将怒容满面的我强行推搡出法庭。

17年前的我,为什么怒不可遏?我的发怒缘于我认为:当局是蓄意制造冤案迫害我,是两千三百年前指鹿为马故事的可悲重演。而吴淦为何不悲不愤不怒?我认为原因是,他比我更为蔑视专制当局,更为蔑视《刑法》第105条这一恶法,他觉得从当局那里领受到“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不仅不冤,还是一种荣誉和荣耀。他早就说过,在专制制度下,不被“犯罪”,都不好意思。因此,他从容作楚囚,坦然地视囚如归,“因为反对专制就意味着在(走向)监狱的路上”,而“再不颠覆,人就老了”。

一年前的2016年12月26日,我在《从陈云飞走上法庭说开去》一文中,点赞了吴淦先生:

和云飞一样有骨气的,是"屠夫"吴淦。我和吴淦先生只见过一面,分手时送了他一本我写的书,但是,他无畏地站在江西高院门口,正气凛然地为乐平冤案大声疾呼的形象,一直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中。
今年12月14日,顶着"颠覆赵家政权"和"寻衅滋事"的罪名,已被关押1年零7个月的吴淦,通过他聘请的燕薪律师发出五点声明,郑重表达了他对政治犯底线的坚守:"本人绝不会接受官方指定的律师","本人绝不会认罪和上官媒悔罪","我会坚持到底!"。我以为,不必把吴淦的灼灼明志夸为"铮铮铁骨"之体现,但是,吴淦的骨头是硬的,这点没有丝毫悬念。

不必讳言,我也会看错人。但是,我没看错吴淦先生。与有些人的一再食言、轻诺寡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淦一诺千金,说到做到。一年后的2017年12月26日,吴淦在法庭上对当局的超级蔑视和嘲弄,证明了他是一位心志坚定、政治成熟的中国人权活动人士和持不同政见者。在被囚禁的950多天黑暗岁月里,面对后极权的政治高压、百般折磨和劝导忽悠,“超级低俗屠夫”吴淦展示出了真男儿、真硬汉的风骨、定力和担当,让人肃然起敬。

我要由衷地说:

视囚如归的男儿吴淦,捍卫了709政治迫害案当事人的尊严,捍卫了汉语世界中人存在的尊严。

视囚如归的男儿吴淦,树立了中国民间抗争的新标杆,展现了中国人权捍卫者的道义新形象。

我要由衷地说:致敬吴淦!致敬吴淦!!

除了向男儿吴淦致敬,我觉得吴淦的朋友们还可以做以下三件事:

一是减轻他对家人的愧疚。政治犯、良心犯在舍身扛住迫害打压和牢狱之灾时,盖因出自天性,他心中最为放不下的,是他对家人的牵挂和惦念;他觉得常常压在心头的,是他对家人的愧疚。身陷囹圄的吴淦特意交代过:“希望认识我的朋友们,在我失去自由期间,给我家人必要的精神鼓励和帮助,以减轻我对家人的愧疚。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我会坚持到底!”我想,我们给他家人必要的精神鼓励和帮助,是责无旁贷的,也是不难做到的。

二是将迫害他的当事人列入《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问责名单。吴淦提供的参与迫害及酷刑虐待他的人员有:安少东、陈拓、管建童、姚诚、袁溢、王守俭、谢锦春、宫宁、盛国文、曹纪元、刘毅、蔡淑英、林崑。我认为,我们应当也能够做出进一步筛选,以精准确认这些人中的“践踏人权恶棍”或“反人权恶棍”(我认为,不应称其为“人权恶棍”),将名单提交给全球人权问责中心。

三是像吴淦那样逐步提升做人的底线。在今天面世的《吴淦获刑声明》中,人们知道了他现在掷地有声的做人底线:不反对专制,我还是人吗?我想,对不少吴淦的朋友们来说,恐怕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我相信,所有吴淦的朋友,现在都能做到:不为恶政背书,不为权力歌功颂德。同时我相信,大多数吴淦的朋友,已把索尔仁尼琴的“不参与撒谎”作为自己的做人底线。而有些吴淦的朋友,则已经或准备开始像吴淦那样,将自己的做人底线提升为:反对一党专政,追求民主宪政。我期待,像吴淦那样逐步提升做人的底线,将成为中国民间的一条重要的抗争宝典。

还剩四天,就进入公元2018年了。关于中国的一党专政制度最多能撑到2017年12月31日的奇思妙想,已经再也无人相信。事实上,黎明前的黑暗,还有点浓得化不开。我们应做的,是杜绝各类幻想,与视囚如归的吴淦同呼吸、共命运;是消除破局焦虑,仗义不屈地前行。

2017年12月27日于北京家中

(文章仅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立场和观点)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