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前宣布将实施新的疫情防控措施,规定进入聚集场所的人员必须接种新冠疫苗而触发舆论强烈反弹后,时隔一天,这项“疫苗令”被紧急收回。《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表示,这反映舆论的力量占了上风。但也有评论认为,民众不宜高兴得太早。
《北京日报》7月7日深夜发布的报道引述市防控办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关于疫苗接种的有关资讯发布后,引发市民的关注和疑虑。
该负责人说,中国国务院新冠疫情防控第九版方案明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三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北京市将严格落实,积极推进”。这位负责人并强调,市民在严格测温扫健康码、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即可正常进入市内各类公共场所。北京市将认真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主动为市民群众接种疫苗提供服务,科学开展禁忌评估,规范接种操作,方便查询资讯。
这项触发争议的政策是在7月6日宣布的。当时北京市政府表示,进入线下培训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美术馆、体育场馆、健身场所、演出娱乐场所、网吧等人群聚集场所,须接种疫苗,不适宜接种人士除外;其他限流、预约场所,则优先安排已接种疫苗人士进入。
强制还是非强制 舆论群情汹涌
不少网民在微博等中国的社媒平台提出质疑,认为有关举措有违所谓的接种疫苗“自愿原则”。当局突然收回“疫苗令”,舆论压力被认为功不可没。
关注事件的浙江温州城市大学退休法学副教授蔡钒表示,“疫苗令”下,舆论群情汹涌是可以理解的。
蔡钒:“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新冠)疫苗不是甲类疫苗。甲类疫苗不打是不行的,但是新冠疫苗是属于乙类疫苗,老百姓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完全是要自愿的。前段时间看到有一群人说,疫苗打了以后发生白血病,尽管专家鉴定全部都是偶合症,但是这些人不认为是偶合症。也就是说,对这个疫苗会否产生后遗症,人们心有余悸。你如果强制打,必然会引起民众极大的关注和忧虑。”
北京撤回疫苗令 胡锡进:舆论占了上风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7月8日发文说,这个转折显示了舆论的力量,舆论在与权力的这次冲突中占了上风。中国社会的运转主要由政府主导,这次权力面对舆论的反对很及时地后退,等于接受了舆论对“疫苗令”不合法的主张,“权力的边界”因此得到了一次强调。
胡锡进提到,这次事件值得各地举一反三,因为近一段时间,地方政府超越法律规定做事的情况反复出现。他说,社会需要适应这样的冲突和摩擦,北京市的迅速修正也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在遭到舆论有依据的反对时,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将是好事。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原医疗救助部部长任瑞红相信,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对全国防疫政策有示范作用,估计当局最初打算以北京来“试水”。从社媒平台这次没有遭“删帖”看来,舆论对于当局撤回“疫苗令”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也不排除背后涉及政治博弈。
任瑞红:“某些部门或者集团代表着各自的利益。譬如说,他们有特别‘挺习(近平)’的,也有特别‘倒习’的,也有医药板块集团和金融板块集团的利益。如果习近平的政策威胁到他们,他们很自然会结成一个联防来对抗。毫无疑问,放松防疫政策会对经济造成正面影响;过紧的防疫政策对于政治的稳定是好的。大家就是在寻求一个平衡。”
有网民认为,北京市卫健委要求进入聚集场所的人必须接种新冠疫苗言犹在耳,防控办却又说疫苗接种要自愿,“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任瑞红:“譬如说,我要进某个政府机关的楼。他说,‘你没有注射疫苗不可以进。’这完全是可以的。有一些地方或部门是有一定的自主权,所以对于民众来说,你不接受疫苗注射确实你的生活会很不方便。老师天天找你,不让你孩子去读书,你肯定也是很麻烦嘛。就说不强制你,但事实上,当局可以用其他办法把(政策)推行下去。所谓的疫苗令还是在。”
任瑞红对于北京在一天之内撤回“疫苗令”毫不感到意外,认为朝令夕改在中国根本是常态。
记者:高锋 责编:陈美华、许书婷、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