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保改革个账的钱减少了 好事还是坏事?

上周,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标志着中国职工医保制度即将面临二十多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这份文件提出,个人账户将会保留,但不再划入单位缴费。与此同时,更多的门诊费用将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那么,这次改革能给这个广受诟病的医疗制度带来转机吗?

中国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医保个人账户(简称“个账”)作出了重大结构性调整,并新增了门诊报销待遇。

医保局曾于去年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前取消个人账户,以实现向门诊统筹的过渡。一时间,不少人纷纷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医保待遇。不过,医保局上周发布的这份意见明确提出,个人账户不会取消,个人缴纳的医保费仍将划入个账中。

个账收缩,统筹扩大

但与此同时,个账的规模将会收缩。此前,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保费中平均约有三成划入了个账。在这次改革后,单位缴费将全部划入统筹基金,而不再纳入个账。这意味着,个账的规模今后将会缩小,而统筹基金将会扩大。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全球卫生问题高级研究员黄严忠认为,从理论上讲,调整医保的缴费结构会直接影响其覆盖范围。

“原则上来说,如果统筹基金的盘子变大了,那么参保人员的受益程度应该会增加......至于这是否会对个人就医行为产生影响,目前我可能还无法作出一个明确判断。”

这份意见指出,改革后多出来的统筹基金部分,将主要用于支持门诊共济,提升门诊待遇。此后,统筹基金将覆盖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的普通门诊费用,支付比例将从50%起步,报销水平会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随着统筹基金的承受能力增强,门诊共济保障会逐步提高。

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统筹基金是不报销门诊费用的,这些费用长期由个人账户承担。这也间接导致了民众就医习惯的两极化。不少健康人群在生小病后因不愿“自掏腰包”,常常不去就医,这使得他们的个人账户积累了大量结余。另一方面,一些年老体弱者即使只是患上了门诊就可以解决的小病,也倾向于使用统筹基金而选择住院,以致中国的住院率居高不下。

显然,这次改革希望通过提升门诊统筹覆盖标准,减轻患者对住院的需求,进而腾出宝贵的医疗资源。

黄严忠指出,从力度上讲,这次改革显然较往年更为深入和系统化,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相对于前几年很多的试点项目,我觉得这些措施的步伐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我认为这次个人账户的改革还是侧重于需求层面,对于公立医院和服务质量等供给层面的改革,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举措。”

此外,这份意见还提出会扩大个人账户的适用范围。个账将不但可以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还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

推进基层医疗不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意见还要求各部门协同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参保人员在基层首诊。基层医疗机构通常指的是社区诊所,家庭医生常常在那里工作。

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健全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城市的大医院常常人满为患,由此滋生的黄牛党、排长队、“医闹”等次生现象广受诟病。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每一万人中平均只有1.5名家庭医生,而国际标准是每一万人中至少要有5名家庭医生。中国政府此前制定目标,要求在今年年底前,争取把家庭医生的数量增加到每一万人中有2到3人。要达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培养几十万名家庭医生。

现居美国的中国经济社会学者何清涟说,中国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在现有条件下,家庭医生面临重重压力。

“中国如果要发展家庭医生制,就一定要建立医生人身保险赔付制度。现在的‘医闹’至少还受到医院制度的保障,今后如果没有医院作保障了,他们怎么应付得了呢?另外,如果家庭医生开错药方对患者造成损失,又该如何赔付呢?”

她还表示,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是这次改革的重头戏,其成效大小将主要取决于新增受益人群的规模。

由于中国医疗实行双轨制,公务员都是免费看病,医疗保健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另外,由于新冠疫情造成很多人失业,医保缴费收入减少,很多地区的医保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这次的医保改革有没有涉及这些问题,目前还不得而知。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华盛顿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