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胡平:55年前的今天

190327-RFA-SC03-80e15e73.jpg

55年前的今天,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最新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紧接着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中城市的400多万中学生(包括高中、初中66届、67届和68届,即老三届)一锅端,几乎都被送下农村。我在文革前就读于成都十九中,是高中66届,正赶上上山下乡这一波,从69年3月到73年10月,当了差不多5年的农民。

现在我们都知道,所谓现代化,就是城市化。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重大现象就是大量的农民进城当了工人。然而在文革,事情却是反过来的,那时是大量的城市人上山下乡当农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也就是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毛时代——尤其是文革——的反现代化,由此可见一斑。

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1955年,毛泽东说:“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高小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一切可能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但同样是号召知识青年下农村,50年代和文革还是很不一样的。

50年代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主要是指回乡知青,也就是本来就在农村的知识青年。那时候当局树立的知青榜样,如邢燕子、董加耕,都是回乡知青。物以希为贵。像邢燕子、董加耕这样的农村青年,在学得知识后自愿留在农村当农民,因此受到当局大力表彰,这正说明在当时这么做的农村青年还是很少的,这正说明在当时多数农村青年在学得知识后,有条件有机会的还是进了城市当了工人。另外,在50年代,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主要是着眼于知识分子可以发挥有知识的长处,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

文革期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一样。文革期间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主要是指原来在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另外它主要着眼的也不是知识青年发挥有知识的长处推动农村发展,而是接受再教育,改造思想。

后来的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在当年,就毛泽东的一句话,几百万城市里的中学生就都上山下乡当了农民?

我一位同班同学,说来还是黑五类出身,早早就成了逍遥派,伟大领袖发号召上山下乡,她就是不响应,任你工宣队、军宣队和街道革委会百般动员,就是赖在家里不走。两年后附近小学缺老师,让她当了代课老师。这时候,那些下了乡的同学纷纷吃后悔药,千方百计想回城,于是对这位同学很感佩服:怎么你当时就敢不下去?她说:我不下又怎么样?他们总不致于把我捆起来押送下去吧。

说来也是。整个知青下乡运动,从理论上讲,是自愿的而非强制的。那为什么在当时绝大多数知青都下去了呢?难道他们都是完全出于自愿吗?当然不是。我以为至少有两条原因。

其一,在当年,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体制(当时叫组织)之内,我们的一切都是被体制安排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被体制分配的。离开体制,或者说被体制抛弃,我们虽然不至于生路断绝,但至少也是很渺茫、很没着落的。

另一条原因就是“革命”那套话语或曰意识形态的巨大统摄力。在那时,我们中间的一些人,例如我自己,虽然已经对周围的现实、对伟大领袖、对文革,乃至对体制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怀疑,但是还没有挣脱革命那套话语的统摄。因此,面对“与工农相结合”这套革命大道理和非此即彼的抉择,我们也选择了认同,尽管暗含着诸多疑虑。

知青生涯对我们这代人是刻骨铭心的。我们这代人也写下了大量的回忆与反思的文字。但其中有两点最不容易被别人理解。其一是知青之苦。知青最大的苦还不是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贫困,知青最大的苦是对前途的渺茫。这种苦是很难写出来的。其二,毛时代,尤其是文革,在历史上太独特、太不正常,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心态,很不容易被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包括外国人,包括我们的后代——所理解。知青生涯就是典型一例。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