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刘晓波之四(胡平)

今天是阅读刘晓波第四讲,也是最后一讲,题目是爱国主义与自我超越。

我们知道,刘晓波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一向持严厉批评的态度。晓波写过一本批判中国民族主义的书,把当今中国的民族主义称之为“单刃毒剑”。

晓波说:“除非面对外族入侵带来的主权领土的危机,否则的话,我从不认为‘爱国主义’是个崇高的字眼。”

另外,中共在批判刘晓波的时候,也总是拿他80年代讲的那句“中国需要三百年殖民地”做文章。看上去,刘晓波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实在是很不沾边的。那么,我为什么又要讲他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呢?

其实,这主要是一个定义的问题。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有很多种定义。而追根溯源,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指归属,指认同。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成长在一定的地域和群体之中,由此我们获得了我们的语言、生活习俗以及和群体中其他人的共同记忆,并由此而产生出家园感、归属感;产生出对那块土地和那里的人民的天然情感和难以割舍的依存关系。

在这一意义上,刘晓波当然是民族主义者是爱国主义者。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始终坚持留在国内。

1993年初,刘晓波第二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出国。这时的刘晓波,已经坐过一年多的监狱,又被剥夺了教职。他完全可以留在自由的西方,但是他仍然选择了回国。

此后,他多次受到邀请出国开会或访问,因为担心出来了回不去,所以他一直不肯出来。

就在上个月,有消息说,他还拒绝了当局以保外就医的名义送到海外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晓波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回国要坚守国内时,他首先不是说自己要为中国的民主,而是说自己只有在中国才能生活得更舒服,更自在;他感到象他这样的使用中文的中国知识分子若生活在西方是会很孤独,很寂寞,很不好受的,所以他不愿意留在海外。

由此可见,晓波首先强调的是归属感认同感。其次,晓波才说的是在国内做事有更大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晓波深感自己有愧于六四亡灵,留在国内受苦也是为了赎罪。尽管他多次表示他很不喜欢如今国内的那种风气,但是苦难的记忆使他感到自己不能离开。

至于他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抨击以及“三百年殖民地”的惊人之语,则使人联想到五四时期一些知识分子,他们鼓吹全盘西化,主张废除方块字,打倒孔家店,赞美租界,等等;其目的却还是为了中国好,为了自己所属的民族进步。

一个人可以激烈地反对自己的文化,把文化整个变样,但他还是属于这个源源不断的传统,他还是从自己的那条河而来。

最后,阅读刘晓波,我们必须要看到他那种深刻的反省精神和不断的自我超越。这是晓波文字中,也是他性格里十分可贵的一点。

晓波在秦城监狱曾经违心地写了悔过书。这件事让他痛悔不已。

此后,他又写下大量的文字忏悔和反省,无情地解剖自己批判自己。

不错,有不少人对晓波那本《末日幸存者的独白》和那篇“我们被我们的正义击倒”提出批评,认为他对若干人与事的评价是不公允的,他的自我批判常常沦为自我辩护甚至自我炫耀。

这不足为奇。英国哲学家休谟早就发现:“人心的作用是最奇特的,它们虽然紧紧靠近我们,但是它们一成为反省的对象,它们便似乎陷于暧昧的地步。”反省并不可能担保一下就达到正确,反省有可能导致偏颇,甚至导致荒谬。但反省的可贵在于它是一种不断的过程,反省导致的偏颇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反省来纠正。惟有通过不断的反省,才能达到相对的全面和正确。

一个人有严格的反省精神,表明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他拒绝自己欺骗自己,不能容忍自己做出让自己的良心感到不安的事,他坚持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定要通得过良心的拷问。

阅读刘晓波的忏悔和反省,我们不能只去抓住某一阶段的某一篇文字或某一段落,而必须还要去阅读他后来的文字,要追踪他的思想脉络,前后演变,要看到贯穿其中的不断的自我超越。

更重要的是,晓波的忏悔和反省决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而且还付诸实践。晓波通过更坚定的抗争,更从容的面对苦难,包括一次又一次的坐牢,为自己赢回了尊严。没有人天生完美,完美就体现在对完美的不断追求。阅读刘晓波,我们应该看重这一点。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