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唯色:重又推出西藏文革泥塑《农奴愤》只是出于怀旧吗?(二)

107e785c-13a8-4836-a654-0aadb04ddc56.jpeg 二、评论重版新印的《农奴愤》

如果说泥塑《农奴愤》的复出意味着某种怀旧,其实这一怀旧工程早在2008年3月的那场被当局定性为“拉萨‘314’暴乱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启动。记得2006年的年初,我在拉萨的书店见到西藏人民出版社重版新印的《农奴愤》画册,那红色的封面和熟悉的“农奴”形象,让我意识到文革沉渣泛起一定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写了一篇关于泥塑《农奴愤》的评论。如今重读此文,觉得现实意义已变得愈发强大。所谓“强大”不是说自己的文章,而是某种现实。看来有必要将这篇曾贴在自己博客上的文章发表于此,全文如下:

1、

长久以来,人们对“旧西藏”的记忆,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以各种文艺形式塑造的(包括电影《农奴》、长篇小说《幸存的人》、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等,也包括泥塑《农奴愤》),从头到尾贯彻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而“阶级问题”表现于两大阶级的对立: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剥削阶级的象征是“三大领主”,也即“旧西藏”的噶厦政府、寺院和贵族;被剥削阶级的象征当然是“百万农奴”。

6月RFA评论2-002.jpg
封二的“出版说明”表示献礼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唯色供图)

党给“三大领主”下的定义有四个“最”,即“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因此在这些文艺作品中,“三大领主”的形象都是从这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一不是灭绝人性的大坏蛋。既然人性已经灭绝,那么这每一个“三大领主”便不是活生生的人了,而是一种被缩略化、妖魔化的符号了。其目的不外乎有二,一来激起广大“翻身农奴”的仇恨意识,用当时的流行术语来说明,这种仇恨意识是“阶级仇”、“民族恨”;二来唤起广大“翻身农奴”的感恩意识,用当时的流行歌曲来表达,则是“翻身不忘共产党”。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忆苦思甜。

1974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后期,为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西藏自治区革委会(革命委员会,相当于省级权力机构)邀请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和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十几位教授、创作雕塑的教师组成"赴藏雕塑组"来拉萨,历时一年半,创作了"反映封建农奴制下的农奴生活与抗争的 主题雕塑群雕"【1】——大型泥塑《农奴愤》,共分四个主题:最悲惨的人间地狱——封建领主庄园;最黑暗的吃人魔窟——寺庙;最反动的统治机器——"噶厦";农奴斗争盼解放。106个真人大小的"农奴"和"三大领主",以各种惨不忍睹或凶神恶煞的造型,并配有音乐和解说词,于1975年9月,在当时位于布达拉宫下面的"西藏革命展览馆"隆重展出。参观者络绎不绝,因为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西藏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都得必须接受如此生动的"历史教育"。一本专门向西方人介绍新中国成就的、由中共统战部领导的英文杂志《中国建设》就此总结:"掀开展览馆的黑色门帘后,人们进入了人间地狱的旧西藏。"

6月RFA评论2-003.jpg
文革后期在“西藏革命展览馆”展出的“农奴愤”。(唯色供图)

“旧西藏”到底是不是“人间地狱”?如果非要这般概念化、二元化地进行价值评估,那么“新西藏”又是不是“人间天堂”呢?相信谁都不会毫不迟疑地一口咬定。因为“天堂”这样的世界是不可能有罪恶的,而有罪恶的世界当然不会是“天堂”,三岁小孩子都懂这个道理。可有什么办法呢?党非得说“旧西藏”就是“人间地狱”,像我这样的于文革年代出生的人又没在“旧西藏”待过,对“旧西藏”的记忆只能全靠《农奴愤》之类来塑造了。我清楚地记得,不足十岁的我从当年的画报上看到那一个个或悲惨或凶恶的泥人时,确实有一种义愤填膺的感觉,恨不得就像党培养的红色歌手才旦卓玛唱的那样,“——夺过鞭子抽敌人!”

2、

时光匆匆而过。就像是电影里的镜头切换,当我走进西藏人民出版社的书店,一眼看见高高的书架上屹立着那个砸碎镣铐、英勇不屈的“翻身农奴”时,早已沉淀的某个记忆一下子被激活,重返似乎已是格格不入的现实空间。这是2005年的一个暖融融的冬日下午,取下这本装帧设计简直就像文革时代出炉的画册,我有点恍惚,难道是存放在仓库里的旧日读物复出不成?所以读到这段说明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牢记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具有历史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西藏人民出版社再次整理出版此书奉献给大家。2005年4月”

6月RFA评论2-004.jpg
“西藏革命展览馆”展出的“农奴愤”中的“黑暗”景象。(唯色供图)

用藏汉两种文字印刷的《农奴愤》,这分明刻着时代标签的文革产物,竟然在党也承认的“十年浩劫”结束已经三十九年的今天,以2500份的印数广为发行,显然意味深长。我当即掏出28元买了一本,为的是重温当年幼稚的我那空白的世界观如何被塑造的过程,更为的是琢磨在与时俱进的今天重又复活当年改写历史的权力话语的用意何在。虽然这些年来不断地有文革歌曲、文革绘画、文革摄影等接踵复出,也有各种各样的文革旧物或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的旧货市场,但那都无不含有商业的算计并且多少具有反讽的色彩,而这本画册却截然不同,因为它乃是一份献礼,就像当时的原型也是一份献礼。看来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也罢、成立四十周年也罢,收到的礼物都是《农奴愤》啊。

(本文仅代表评论员个人立场和观点)

注释:

【1】韩书力:回望那组群雕《农奴愤》https://m-news.artron.net/20230423/n112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