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1997年夏末秋初的那次朝圣之行,实际上缘起于这样一个主题:寻找香巴拉。
什么是香巴拉呢?
这原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理想世界的所指,其意为保持乐源,据说在古印度北方的某个神秘之处,大概隐藏于图伯特北方的雪山之中,地形浑圆,雪山环绕,状如八瓣莲花,每瓣有河流贯穿其间;中央有大雪山如莲花之蕊,周围有群星般的城邑错落有致,其实整个国土就是一个十分完美的曼陀罗。传说还认为这里没有贫穷和苦难,充满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幸福和安宁,无论国王还是人民,每一个人都是极高的修行人,都依照佛法的方法培养慈悲心,开发自心,因而具足智慧。所以在经典中,香巴拉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密宗五部金刚大法的本尊之一——时轮金刚的净土。
净土,乃佛教中一个形而上的地理概念。顾名思义,即清净或得以净化的环境。对于虔信者而言,它不仅不抽象而且绝对是具象之所在,聚集着不可思议的能量;它甚至存在于现世,存在于我们的实相之中,与人们的全部寄托、全部祈求相对应。广大的佛教徒均无以复加地向往着净土,生时向往,死时更向往,假若在临终之际能够往生净土,这便意味着获得真正的解脱。
图伯特人把净土称作“德瓦坚”或“形康”,大致可分为天界、地上与小宇宙三种。在包括小乘、大乘和金刚乘这三乘佛法的图伯特佛教的教义里,所谓的天界可视为更细微物质的世界,可以透由内心来观照。依经典记载,在四面八方如同天体般浩瀚的空间,包含天界里诸佛的无数国土,它们以光的形式、花的形式、珠宝的形式,或类似于人间的普通形式而构成。其中有西方“维巴麦”和“赤巴麦”,即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的净土,弥勒菩萨等待成佛的兜率天净土,等等。
还有隐藏在人世间的一些净土,如文殊菩萨的净土,素来被认为是在中国山西的五台山。
至于图伯特的山川大地,是一个自体变质所形成的小宇宙净土。包括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它是观世音菩萨的第二个净土,亦是所有达赖喇嘛的居所。其余则是浮屠舍利塔、立体结构的曼陀罗、喇嘛与成就者的住处,以及他们的内观世界——通过清净的内观,可以塑造任何形式的躯体与环境。这些圣地均成为虔信者更近于解脱境界的净土。在佛教已经传播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图伯特,人们深信图伯特的全部土地是地球上最接近、最真实的净土。现代人往往将图伯特视为西天最后一块净土,当然这所指并非现实中的图伯特。
而香巴拉则是净土中的净土。
在图伯特的唐卡和壁画中,香巴拉通常被表现为一个单纯的二度平面的空间,色彩古雅,线条细致,内容却十分地复杂而精微;在充满神秘美感的诸多风景如大团淡云、奇邈远山的环绕下,烘托出一个由结构均衡、布局严密然而风格独特的大小建筑构成的世界。这是诸佛的法界,完美无暇;也是人类理想中的家园,洋溢着祥瑞的气氛,从而以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向每一个观者述说着深远的教义和生动的传说。
我曾经在安多的一个古寺的墙上见过这样的香巴拉,尽管画面斑驳陆离,依然令人叹为观止。最让人惊异的是,在右下角描绘着经书中讲过的战争场面,那些铠甲裹身的正义之军竟手持类似现代武器的步枪之类,尤其是,从中发射的颗颗子弹的弹身里面,充斥的不是火药,却是一朵朵鲜花,一朵朵怒放的、缤纷的、美丽的鲜花!——这就是图伯特人的想象力!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